杭州源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-凯时k66


凯时k66-凯时尊龙官网app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凯时k66-凯时尊龙官网app 新闻中心 -  源牌自控连载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连载三 | “源牌自控”为中国楼控梦想而来

2020-12-18

与良机随行的,是必胜的压力和繁重的工作量

此时,设计院已经给出了一个能源站初步设计图纸,但对于负责内里核心的源牌来说,这还远远不够。他们必须配合设计院将初步设计转换为可施工的施工图设计。当时,项目总包也对源牌提出了深化设计的要求。一个深化设计的内容流程通常分为三个部分:

技术路线确认

方案设计的优化,是后续工作开展的基础。在这块划定的平地区域内,要有多少建筑,建筑具体多高; 要有什么系统,不同系统功能如何;需要什么设备,这些设备数量多少……这些分门别类的问题都要在这时候提出凯时k66的解决方案。

初步设计

这是由广东省院等三个设计院共同完成的工作,而能源站内在系统的配备和设备精准选型却出自源牌之手。这对于早已涉足其中的源牌来说,却不是什么大问题。

施工图设计

在这一步,业主们所提出的要求必须都体现在图纸之上。之后设计院再会针对源牌的成果进行审核和出图。

 

我们曾说,大学城能源站的设计难度与规模是工业级别的。

 

难度之一在于巨大的体量。

它是孤岛中几乎唯一的能源站,要为十多所高校的诸多设施设备、二十几万人提供服务,因此担负着重任的能源站,每日都需要产出、输送难以估量的能量。

 

难度之二在于区域面积广阔。

打个比方,同样是为十栋楼供能,如果这十栋楼鳞次栉比排在一起,那么它们彼此的通信线路就不会太长, 能源运输的损耗也可忽略不计。但是广州大学城不一样,每所学校均有大面积的占地以满足教学生活需求,而学校与学校之间彼此也有一定的距离。再加上控制线路并不是单纯走直线连接的关系。如此,在这实际面积看上去并不大的河流冲刷而成的小岛上,在设计中,控制网络的线长竟然达到了120千米。

 

针对第一个问题,源牌为大学城核心设计了具备四种运行模式的高效节能制冷系统,分别是:夜间蓄冰及供冷模式,冷机单独供冷模式, 蓄冰槽单独供冷模式,冷机加蓄冰槽联合供冷模式

 

 微信截图_20201216153847.png

广州大学城供冷供热系统原理图

 

这种既高效又节能的四合一模式,日后经过不断的优化,被应用到了一系列大型项目中。

微信截图_20201218093603.png 

以上为苏州高新区、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及杭州青山湖科技城经典项目

 

这个系统还具有超低温水供冷的特点。冷水供水温度为1 ℃到3 ℃,回水为13 ℃,供回水温差足足有10 ℃到12 ℃。这就意味着,被送出去的冷水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,提供更高的利用率。

为了更好达到目标,这套解决办法在后来的设计与落地时,便显得如此庞大:就不说双机热备冗余cpu414-4h plc控制器和cpu412-2dp plc控制器等大型设备的数量了,光系统总i/0(输入/输出)控制点数就计达10818点。

 

但是这个为复杂的使用环境而设计的高标准系统,终于也要认真思考一个长久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:要想让这套先进的制冷系统达到预期效果,就必须要有与之匹配的控制系统。

 

同时,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,那就是通信线路长度的夸张。上文提到,网络通信线总长有120千米,其中以太网光纤总长为40千米、pofibus总线长为80千米。复杂的要求,使小小的孤岛竟有整整300座换热站。能源站到这些换热站中间,无数条通信线路的循环往复。此外, 项目本身四个大能源站还要联系。它们相互之间的距离平均有十几千米,若形成闭环则总长在40千米左右,若换算成通信线则更长,为48千米。为了实现热量的传导,能源站到换热站,换热站与各个楼宇,就像一张密密麻麻的蛛网。

 

 微信截图_20201217153217.png

“蛛网”

 

本来就很麻烦的通信问题与控制难点,纠结在一起,对硬件质量和控制系统软件效率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。

 

能源站的控制对控制器的选择便没有了悬念:没有任何现成的ddc 及配套系统能完美解决这些问题,只有因地制宜的plc有完成使命的可能!光有plc也不够,没有最专业的编程能力,没有充分发挥出专业人士的能动性,plc自己可不会变成大学城能源站最需要的模样。

 

也许对于后来的源牌来说,这个规模并没有什么了不起。但在2004 年,自动化应用技术的广度远不如今天,深度也有待挖掘,这是时代的局限。虽然,源牌确实积累了不少工程经验,但如此规模的项目实属第一次遇到。

 

难以目测的工作量反倒还是其次,意料之中的诸多难题才是让人头疼的。不过问题虽多,毕竟也要一个一个解决。

 

源牌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来打开局面。


网站地图